6月下旬,全球銅價在經歷一波大幅度調整之后,跌勢放緩,甚至出現較為強勁的上漲勢頭,這是否意味著5月至今這一輪銅價大幅調整已經結束?
筆者認為,今年的銅價高點已經在5月份出現,未來銅價繼續大漲的可能性很小,且很難超越5月創下的10多年來的高點。由于銅的供需基本面尚未惡化到嚴重過剩,且宏觀層面流動性拐點尚未觸發經濟衰退或資產泡沫破滅,在銅的低庫存、新能源消費增長預期支持下出現抵抗式下跌。
短期來看,銅價大幅度調整引發了部分的補庫和消費回暖,體現在銅桿加工費低位反彈、進口到岸溢價觸底回升和國內銅顯性庫存淡季去庫存。中期來看,全球高通脹環境可能觸頂,雖然供應約束會導致通脹處于高位,但是銅價很難再創新高,銅的通脹交易邏輯也逐漸落幕。供需層面,銅礦供應回升還需要時間,銅精礦加工費回升后還處于歷史低位。
因此,銅價在未來半個月會繼續擠泡沫,但是跌勢會放緩,不會很順暢。
國內銅消費“填坑周期”結束
回顧去年4月至今,全球銅消費回升主要是填坑式恢復:一是去年疫情導致一季度銅訂單被推遲至二季度及以后;二是疫情導致海外產出停擺,海外訂單集中到中國,一些耐用品如機電產品和居家辦公的電器出現集中式回補;三是全球房地產因流動性寬松和財政補貼而加杠桿,也出現“填坑式”的增長;四是“國五”標準刺激挖掘機等工程機械同樣出現爆發式增長。
然而,從5月份數據來看,海外出口訂單回落,制造業投資增速回落,耐用品“填坑式”復蘇基本結束。中國地產“三道紅線”、集中供地等措施導致國內地產降溫,地產“填坑式”回補同樣觸頂。挖掘機銷量增速大幅回落,意味著“國五”標準帶來的工程機械更新需求同樣進入尾聲。(來源:有色金屬網)